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小说之家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12章

但在目睹徐阳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中,我也感到了作者的冷酷无情。

他一次次为主人公安置了峰回路转的机会,却一次也不让主人公抓住机会,最终主人公跌落进幽深的窨井,像是被一个黑洞所吞没。

为什么作者就不想自己笔下的人物获得拯救呢?显然,熊正良对于主人公是持有批判态度的。

也许恰恰是作者本人能够切身体验到那种寒冷的疼痛感,他才不会对有疼痛感的人送一点廉价的同情,他明白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承担。

这似乎是熊正良写作姿态中的应有之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熊正良所取的写作姿态是向着鲁迅的&ldo;哀其不幸,怒其不争&rdo;看齐。

我以为,小说写得最为动人的人物是李晓梅。

这位沦落风尘的年轻女子有着一颗善良美丽的心。

她以情感的温柔抚摸,缓解了徐阳深入骨髓的疼痛感,甚至可以说,她就是徐阳的灵魂拯救者,所以徐阳会在李晓梅面前感动得涕泪双流,他会发誓要为她画一幅《我的天堂》。

如果不是后面意外地遇见那位被欠条愚弄过的女人,徐阳也许会一步步走进他心目中的天堂。

但估计在熊正良看来,毁灭得越是彻底,给人们带来的震撼越大。

也许从冲击力来说,这样的处理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我还是要对熊正良有些微词,我感到他对于弥漫在下层人民中的卑微心理还是看得太重了些。

在他的小说叙述中,卑微的心理似乎永远没有解脱的希望,只会导致不断的沦落和毁灭。

但我以为作家不应该如此悲观,特别是当他采取面向下层人民的写作姿态时。

这绝对不是提倡作家粉饰现实、描绘虚幻的假象。

即使在现实中,我们也会有阳光照耀的时刻。

我注意到熊正良在这部小说中惟一出现阳光场景的是在主人公沦为乞丐,蜷缩在火车站又冷又饿时,他看到阳光从车站另一边照过来,想挪过去&ldo;让阳光照一照,驱散身上的寒气&rdo;,但他连这点力气都没有。

在徐阳的现实生活中,享受一丝阳光的温暖,都成为了一种无法实现的奢侈。

熊正良尽管很吝啬地描写阳光,但他仍把阳光赋予了小说中最美丽的人物。

&ldo;我甚至还能从她身上闻到了类似阳光的气息&rdo;,这是他在叙述徐阳与李晓梅情感交融时刻的感受。

其实,每一个人在阴霾笼罩的严寒中都祈盼着阳光的升起。

对于下层的弱势者来说,一缕阳光也许就会使他们增添从卑微中走出的勇气。

那么,我们何不设法让阳光投射到笔下卑微人物的黑暗的精神世界呢?(贺绍俊)

第二卷

---------------

《别看我的脸》第四章(1)

---------------

那天晚上余小惠确实不在。

从我出事的那天开始,她就没在宿舍里住了,也没在剧团里露过面。

她巳经丢尽了脸,她没脸在剧团里露面了。

那个下午发生的事像风一样传遍了南城的大街小巷,再加上南城晚报的照片和文章,她等于光着身子游了一次街,而且游遍了南城,说句夸张一点的话,她连身上长了几根毛都被别人看清了,她哪里还有脸呢?

那个未婚夫第二天就回了上海。

相邻小说
创世洪荒诀  易中天中华史07:秦并天下  盘马斗英雄  麻辣保镖  不还钱我要咬人啦  阴阳师日记  血缔  阴人禁地  这只蜘蛛不大甜  浅欢深爱,应少轻点宠  余生悲欢皆为你  炙夜初体验  我和我的土匪奶奶  炮灰成了心尖宠  盲侍  我看老板不顺眼  第一科举辅导师  终极大帝主  斗罗之活到大结局  诸天血芒